留学申请进阶版!手把手教你催offer和拿奖学金!不要太好用!

2025-03-10

2025fall入学的学生进入第二个赛季了,这个赛季很多学生其实申请季已经快结束了,保底的基本都有了,冲刺的基本已经被拒了。还有个别的有空间的大学在接着等。

而这个时间段是时候展现一波换offer和拿奖学金的操作了。只要你思维足够打开,你就有无限可能性。


一、offer的神操作!

只要你这个申请季拿到offer了,兜底的有了,最好申5个学校最起码已经拿到2-3个的时候,这种学校给你的底气就有了你可以拿这个offer撒开了玩儿了。

比如,如果你是多地区联合申请的,英国这边先来了offer,而港新那边还没来offer,你可以用英国的同等offer去催学校就说自己要交留位费了,你啥时候给个信。

当然,这是比较粗犷的操作,好点的学校一般搭理你。比如港校,尤其是港三这种,不管你是谁都不带搭理的就不太好使,毕竟港新这几年也承接了好多大陆学生,以及原本去英澳的学生。自然是膨胀起来了,所以他们会祝福你有新的选择,人家压根就不上套。

但你反过来,比如你HKUCUHKoffer,你可以反过来去逼Edinburgh或UCL这类的offer。你可以说自己要交天价留位费了,面临抉择该怎么办,然后把问题抛给学校。英国大学其实喜欢抢生源,哪怕是像UCL这样级别的学校,也不例外。只不过,港新的学校对他们的威胁系数小。他们最喜欢干的是抢北美的生源,就如果你拿到老美那边的offer,学校会很快回信的。这个亲测有效,今年估计可以略微加上澳洲了。


总结

这个套路的核心在于,当你用一个offer去倒逼另一个学校时,另一个学校提供的专业不能是申请量庞大且核心的专业。可以是好学校里面比较冷的专业,这些都是可以有概率做到的,而且催能加大你出offer的概率。

其实不止催offer是这样,你被拒了,argue offer也是这样。里面操作的空间很大的。


二、要奖学金的操作

英国这边要奖学金是特别抠的,这个抠其实分内部和外部双层原因。

内部是学校这边本身给全奖和半奖就少,即使给,也是象征性的给1000-3000英镑左右的学费减免,这个类似于阳光普照奖,好的学校这个都给少。基本是有招生缺口的学校,喜欢用这个来给留学生抛橄榄枝,以示友好。

而且差学生的学院,往往你不申奖学金,你拿到的offer基本都会自带奖学金减免,比如约克,思克莱德,莱斯特这些学校就喜欢这么干。就连巴斯和兰卡这些学校现在也喜欢自带奖学金,只能说属于这类学校的版本已经过了。

所以,其实英国大学是有奖学金的,只是中国学生不会要,以及不想着去要,基本父母都掏学费了,很多学生拿到offer就挺开心了,根本不想着再争取一下。

事实上,英国很多顶尖大学,如UCL、IC、LSE、KCL以及曼大等,都提供奖学金,包括学费减免。


1、怎么争取?

这个你需要具备本土学生思维,就你拿到condition offer之后,你不要急着接受offer。你拿到有条件offer之后,可以挑选自己最想去的2个学校,然后开始写argument letter,你要主动找到这个学系的Director,去主动要奖学金。

你需要从学术能力、经济状况和个人能力三个角度出发,与Director进行正面battle。你要充分表达你留学是靠自己的,父母是不支持的。你需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你为留学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可以适当进行艺术加工。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想要奖学金,尤其是英国的全奖和半奖这种基本都是自己去反复争取来的。我们最近特别喜欢研究奖学金的申请,尤其是KCL和华威,它们很喜欢给中国学生颁发奖学金。更靠后点的像谢大和南安也特别喜欢丢奖学金。

建议大家去尝试下,申英国的奖学金本身就比较有难度,是有征服欲的。你会申英国的奖学金,基本全球的奖学金你都会申了。尤其是美国的半奖和全奖。来回拉扯就完事了多练练,心得就有了。


2、总结

我觉得留学申请我们很多中国学生喜欢停留在事情表面上,就只是浅浅申下按流程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再深的规则,他们就懒得琢磨了,拿到offer就觉得挺好了。

但申请本身就是一场博弈,是一门需要争取的游戏。这种博弈涉及到更好的学校offer的机会,更多学费减免或全额减免,尤其是读博的学生,很多都是自费去读的,他们通常不介意承担那至少三年的学费。我觉得这是中国留子需要继续强化的。不是差不差钱的问题,而是学校是社会的雏形,你在学校里面会争取了,到社会了一样会为自己的合理权益去争取。

就留学在外,该争的一定要争,你老想着靠自己发光是没用的,好处没那么好吸引你一要是金子,二要学会在对的人眼里去闪耀光芒,这东西很有讲究的我们要摒弃国内那种不争不抢的学生思维,那不是老实人的表现,而是可能让自己吃亏。吃亏吃不要不要的,自己不爽的要命,还要给自己心里安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