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脚踏进了学术圈,那就真的满眼都是北核、SCI、CSSCI…… 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专业名词是指什么?又是怎么评级如何分类的呢?
一、什么是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Academic Journal)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
二、国内期刊分类
国内期刊广义分类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普通期刊)。
1、核心期刊
国内核心期刊权威度排行:南大核心>CSCD>中文核心>统计源核心
(1)文科类:
① 南大核心(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目前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
② 北大核心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主导制作并发布的一份期刊收录建议。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
③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社科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共同建立的核心期刊,简称社科院核心。通俗讲,是指文科类的核心期刊。
Ps:文科类的核心期刊,从认可度上来说,通常最认可的是CSSCI,其次是北大核心,最后是社科院核心。同时,这三种核心目录里面,有许多刊物其实是是重合的。
(2)理科类
①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的学科范围:数学,物理学,力学,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管理科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是(SCI)平台上第一个非英文语种的数据库。
②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期刊引证报告》(JCR)的模式,确定了在中国出版的1405种科技期刊作为统计源期刊,简称科技核心。通俗讲,是理工类的核心期刊(包括农学、医学类等)。
(3)综合类
① 中国核心期刊目录(RCCSE)
RCCSE是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Science Evaluation的缩写。指的是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是一个文理交叉的跨学科的学术机构。
② 中国引文数据库(CCD)
《中国引文数据库》是依据CNKI收录数据库及增补部分重要期刊文献的文后参考文献和文献注释为信息对象建立的、具有特殊检索功能的文献数据库。源数据库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
核心期刊总结
优点:学术影响力大,职称评定、学位申请认可度高。
缺点:审稿周期长(通常6-12个月),发表难度大,竞争激烈。
适合人群:高校教师、博士生、需职称晋升的研究人员。
2、非核心期刊:
(1)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2)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管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非核心期刊总结
优点:审稿快(1-3个月),发表门槛低,适合快速展示成果。
缺点:学术认可度有限,部分单位不纳入考核。
适合人群:本科生、硕士生、需积累科研经验的新手。
三、国外期刊分类
1、文科类
① 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注重跨学科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
SSCI论文总结
优点:社科领域最高标准,提升学术国际影响力。
缺点:对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要求严苛。
适合人群:社科领域学者、政策研究机构。
Ps:SSCI数据库中有一部分内容与SCI重复,这是因为学科之间本身有交叉,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的研究在文献中的自然反映。
② 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创刊于1976年,是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据ISI网站最新公布数据显示:A&HCI收录期刊1160种,数据覆盖了考古学、建筑学、艺术、文学、哲学、宗教、历史等社会科学领域。此外还从近7000种科学和社会科学期刊中挑选相关资料收录,主题包括艺展评论、戏剧音乐及舞蹈表演、电视广播等。收取期刊的官方语言主要为英文,但由于其领域的文化取向,如《亚洲艺术》、《中国史研究》和《当代中国思潮》等中文期刊也被此索引收录。
Ps:①A&HCI的重点收录方向为文学和艺术领域,其在SSCI中也有出现,但在A&HCI中更加细化。②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四大期刊库分别是:SCIE(即SCI网络版)、SSCI、A&HCI、ESCI(SCI预备役,无影响因子)。
2、理科类
①SCI自然科学索引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创建的。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
1976 年,ISI在SCI基础上引出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提供了一套统计数据,展示科学期刊被引用情况、发表论文数量以及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情况。在 JCR 中可以计算出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影响因子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期刊的影响力。JCR分区是把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的上一年的影响因子按降序排列,然后进行等分,分为四个区,每个区所占的比例是相等的,均为25%。一区前25%;二区25%~50%;三区50%~75%;四区75%~1。
SCI论文总结
优点:国际认可度极高,留学申请、科研评奖核心指标。
缺点:竞争激烈,审稿周期长(6-18个月),语言要求高。
适合人群:理工科博士后、高校科研团队。
Ps:打开“Web of Science”在“基本检索栏”中输入期刊名称,检索类型选择“出版物名称”点击“检索”,即可查询期刊的JCR分区。
② EI工程索引
《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是供查阅工程技术领域文献的综合性情报检索刊物。内容包括全部工程学科和工程活动领域的研究成果。EI 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工程论文,对中国来说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论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有创新。EI不收录纯基础理论方面的论文。
EI属于国际核心期刊,主要分为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以下是二者的区别:
·文章质量不同:EI期刊的文章质量比EI会议的文章质量要高。因此,二者单位认可度不同,在一般高校单位中,一般EI期刊被划分为A类型,EI会议只能划分C类,可见单位对此的重视,奖励不一样。
·国际期刊号不同:正式发行的EI期刊都会有国际期刊号。EI会议中有一些学术会议,在会前就有论文集,有一些是在会后正式出版论文集,同时也具备出版社和ISBN号,没有国际期刊号。
·提交方式不同:EI期刊是以投稿方式提交到EI数据库,属于JA(Journal article)方式。EI会议是以会议方式提交到EI数据库,属于CA(Conference article)方式。
·审稿时间:EI期刊的审稿周期长,会议的审稿周期短。
EI论文总结
优点:工程领域权威,会议论文发表周期较短(3-6个月)。
缺点:会议论文认可度低于期刊论文,部分单位仅认可JA。
适合人群:工程师、应用型研究者。
四、国内外期刊对比与选择建议
目前世界上的论文权威性等级大致是这样划分的:
SCI源刊(SSCI源刊)>EI源刊>中文核心(南大核心-CSSCI、北大核心)>EI会议、CPCI会议>国际级、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其他普刊
维度 | 国内期刊 | 国际期刊 |
认可度 | 核心期刊受体制内认可 | SCI/SSCI为全球学术“硬通货” |
发表难度 | 核心期刊竞争激烈,关系稿现象存在 | 语言和学术创新要求高 |
周期 | 普通期刊快,核心期刊慢 | 普遍较长(6个月以上) |
适合场景 | 职称评定、国内学术交流 | 留学申请、国际学术声誉积累
|
国内升学/职称:优先选择北大核心、CSSCI或CSCD。
海外留学/科研:以SCI/SSCI为目标,EI会议可作为备选。
新手入门:从普通期刊或EI会议起步,积累经验后再冲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