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重磅发布!美英稳居头部,中国高校强势崛起!

2025-06-19

2025年6月17日,权威教育媒体 U.S.News 正式公布了2025-2026年全球最佳大学排名,这也是每年最受国际学生关注的世界大学榜单之一。

图源u.s. news 官网


本次排名共覆盖来自全球105个国家的2250所顶尖高校,评估维度包括:学术声誉、科研影响力、出版量、国际合作等13项关键指标,尤其适合计划读研读博、走学术路线的学生参考。


TOP100完整排名

图源U.S.News官网

*文末附上中文版排名榜单

二、排名权重

2025-2026 年度 U.S.News 全球大学排名的评估方法与往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

其中,研究声誉、论文引用次数以及学术出版物等科研相关指标合计占比高达42.5%,这也说明该排名更偏重高校的学术与科研实力,尤其适合计划走学术或科研路线的学生参考使用。

图源u.s. news 官网

三、排名解读

1、美英高校依旧强势,稳占全球前十

在今年的全球百强高校榜单中,美国高校依然展现出强大的综合实力:前100中有38所来自美国,前50中占据24席,前10中更是独占7席。不仅数量优势明显,排名也极具竞争力。


其中,哈佛大学继续蝉联全球第1,麻省理工和斯坦福大学分列第2、第3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盛顿大学(西雅图)、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也悉数跻身前十,组成美方“七强阵容”。

·哈佛大学(全球第1)

·麻省理工学院(全球第2)

·斯坦福大学(全球第3)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全球第6)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全球第8)

·耶鲁大学(全球第9)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第10)

值得一提的是,华盛顿大学(UW)连续六年跻身前十,今年升至全球第8,表现尤为亮眼。该校在各大权威榜单中均有出色表现:软科第18,泰晤士第25,QS第76,稳定输出高质量学术成果,广受国际认可。


与此同时,英国高校整体表现稳健:牛津大学维持全球第4,剑桥大学升至第5;伦敦大学学院(UCL)稳居第7,甚至超越哥大与耶鲁,展示出强劲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牛津大学(全球第4)

·剑桥大学(全球第5)

·伦敦大学学院UCL(全球第7)


此外,帝国理工学院继续稳居全球第11,伦敦国王学院(KCL)、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也位列全球百强,英国整体共10所高校上榜前100。

值得注意的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近年来退出 U.S.News 排名体系,因此未在榜单中出现。但LSE依旧是全球顶尖的文商科名校,在英国本土乃至国际政商界有着极高声誉,被誉为“英国政商精英的摇篮”。

英国上榜Top 100高校还包括:

·帝国理工学院(第11)

·伦敦国王学院KCL(第36)

·爱丁堡大学(第39)

·格拉斯哥大学(第62)

·曼彻斯特大学(第68)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第94)

·伯明翰大学(第94)

(布里斯托大学跌出前100)


2、港新高校排名波动显著

在亚洲地区,香港高校表现有喜有忧:

香港中文大学(CUHK)大幅上升5位,排名全球第37,表现抢眼;

香港大学维持去年排名,依旧处于第44位;

香港城市大学上升25位,超过香港理工大学,成为香港第三高的院校;

香港科技大学今年略有下滑,位居全球第101,遗憾未进百强。

新加坡方面,排名波动较小:新加坡国立大学(NUS)上升2位,稳居全球第20,亚洲前列;南洋理工大学(NTU)则小幅下滑至第28位。

图源u.s. news 官网

新加坡的两所顶尖高校今年表现较为稳定: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小幅上升2位,成功进入全球前20,排名第20;而南洋理工大学(NTU)则略有回落,下降1位,排名第28。整体来看,两校仍保持在世界顶尖行列,继续稳固其在亚洲高等教育中的领先地位。

3、清北领头,势头强劲

而中国大陆高校则迎来了集体上扬、整体突破的一年。共有15所内地高校跻身全球前100名,其中清华大学大幅跃升5位,位列全球第11,成为目前亚洲排名最高的高校,超越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稳居“亚洲第一”的宝座;北京大学也强劲上升6位,位列第25位,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学术舞台上的竞争力。

除清北外,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也纷纷进入全球百强。更值得关注的是,这15所上榜高校全部实现了排名上升,展现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整体科研与国际影响力的快速跃升。

·浙江大学上升6位,位列全球第45;

·上海交通大学上升8位,位列第46;

·其余高校也均在原有基础上实现突破。

可以说,中国高校整体实力正在快速增强,在国际教育领域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尊重。

图源u.s. news 官网

四、如何看待排名?

四大排名排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的实力水平,也可以为大家选校带来一定的借鉴价值。
但切记不要唯排名论,而是去辩证地看待各类排名,因为每张排名背后的考察维度与权重各不相同,每年院校的排名也都会有所浮动。
因此在选校时不要过度依赖排名榜单,还是要通盘考虑自己的选校因素,比如课程设置、地理位置、就业方向、学术实力等,并做出理性客观的选择。


中文版榜单


分享